第12章
這是一本普通的藍皮書,書頁有些泛黃,一看就是年代久遠。
書封面寫著三個大字《武韜經(jīng)》。
《武韜經(jīng)》,傳說中的四大兵法奇書之一,是三百年前一位將軍所著,據(jù)說此書在將軍死后一同下葬,此書也從此失傳。
元泓曾在其他書里見過這本書的介紹,之前錦姐姐給他的都是武功方法的書,怎么都沒想過今天會給他一本兵法書,出手就是一本失傳的奇書。
他拿著書的手都有點顫抖:“錦姐姐,你......你怎么會有這本書?”
蘇若錦笑道:“給你,你就學,哪有那么多為什么,過段時間我要檢查的,不懂的地方你可以記下來,到時候去問問二師父?!?/p>
“好的,錦姐姐,我一定好好看書?!?/p>
元泓被蘇若錦救回來后,對武功、兵法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第一次拿到蘇若錦給他的武功入門手冊,直接看了一整個通宵,甚至把書里所有的內容都背下來了,上手就能比劃得有模有樣,興奮地嚷著自己以后要當大將軍。
既然孩子喜歡學,蘇若錦也不阻擋,經(jīng)常把元泓帶過去給二師父指導一下。
“祖母,我想開個醫(yī)館?!碧K若錦話音一轉,突然開口說道。
林老夫人一時沒反應過來:“你要開醫(yī)館?”
“嗯?!碧K若錦走到林老夫人身旁給她按起了肩膀,“祖母,你知道我有醫(yī)證,和師父也學了這么些年,我想開個醫(yī)館,一來能幫助別人,二來我們也能多有些收入嘛。”
林老夫人嘆了口氣,眼眶有些微紅:“都是祖母不好,不能讓你和泓兒過上好日子?!?/p>
前些年在林家,林老夫人就靠著自己在園子里種點蔬菜,繡些娟帕拿到集市上去賣過日子。
從蘇若錦來了后,會采些草藥去賣,日子還算過得去,雖不說大富大貴,可還從未為錢發(fā)過愁。
兩年前,林老夫人收養(yǎng)元泓的事被林夫人發(fā)現(xiàn)了,要林老夫人把元泓趕走,或者讓他簽死契成為林家的仆人,林老夫人不同意,一怒之下帶著元泓離開了林家,來到靜水巷租了個小院子為生。
林老夫人本想帶著小錦一起出來,可想到小錦要是跟著自己,以后婚事怎么辦,不如留在林府,再怎么說也是林府小姐,婚事也不會太差,也就作罷。
“祖母,別這么說,要不是你,我和元泓說不定都活不下來了,現(xiàn)在我們都活得好好的,已經(jīng)很滿足了?!碧K若錦邊給老夫人按著太陽穴一邊安慰著。
元泓也貼心地倒了一杯熱水,拿出一粒藥丸讓林老夫人服下:“祖母,姐姐開醫(yī)館是好事啊,我還可以去醫(yī)館幫忙,當個護衛(wèi)什么的,保管沒人敢來欺負姐姐。”
“你個小鬼頭,一天不想點好的?!绷掷戏蛉似铺闉樾ΓS后對蘇若錦說:“得虧你和你師父學了一身醫(yī)術,這些年我這把老骨頭全靠這藥丸支撐了,身子骨再沒疼過。罷了,開醫(yī)館也是好事,以你的醫(yī)術可以造福更多的人,祖母支持你。”
林老夫人一直以為自己吃的只是小錦去山上挖來的草藥制作的,壓根不知道,她現(xiàn)在吃的“御寒丸”用得都是人參、靈芝、天山雪蓮等珍貴藥材所制,里面用到的一味特殊藥材“火炎草”只能在火山腳下采到,可謂是千金難尋。
就算有了這些藥材,也不是什么人隨便就能煉制出來的,一顆藥丸成本價就高達上百兩白銀,還有價無市,一般人有錢想買都買不到。
御寒丸是蘇若錦為林老夫人量身定制的,不僅能驅除當年林老爺子帶小妾回府,林老夫人在雪地里站了一整晚,導致滑胎落下的寒癥,還能調理身體各方面機能。
林老夫人收了收心神,緩緩起身走到床旁,拿出一個木盒,里面是一枝通體晶瑩剔透的白玉簪子。
林老夫人把簪子遞給蘇若錦:“開醫(yī)館需要不少錢,小錦你把這簪子賣了,應該能換點錢?!?/p>
蘇若錦知道這白玉簪子是林老夫人一直珍藏的首飾,哪怕當初撫養(yǎng)林正山再困難,她都沒有拿出來典當,對林老夫人意義重大,她哪能拿。
“祖母,簪子你收好,這些年我賣草藥存了不少錢,足夠開醫(yī)館了?!碧K若錦忙把簪子放回盒里。
林老夫人堅持,蘇若錦勸道:“祖母,你還記得我之前不是挖到過一支百年人參,賣了好幾百兩呢,足夠開醫(yī)館了,這簪子你先留著,要是真需要錢我再來找你拿,可好?”
林老夫人想了想,收回了手:“罷了罷了,祖母知道你是有本事的,這簪子我就先留著,等你出嫁時祖母給你當嫁妝?!?/p>
出嫁?
蘇若錦笑笑不語,她重活一世就沒想過嫁人。
從林老夫人院子里出來,蘇若錦趕到了悅來客棧坐著張大哥的牛車回暮安村了。
另一邊,蔡凡舟帶著林婉清坐在聚賢樓里一整天都沒見到攝政王。
問診大會是有流程的,會讓報名的大夫們對一些病人進行診治,只有診治正確者方能進入下一輪比試。
以蔡凡舟的名氣,他自是不需要經(jīng)過第一輪篩選,剛到聚賢樓,就有人恭恭敬敬把他引到雅間休息,等待替小世子問診。
可蔡凡舟等了一整天,別說攝政王,就連攝政王里面的鬼醫(yī)弟子穆景山都沒見到。
穆景山自是來過了,他替蕭彥初前來把把關,不過只是看了眼篩選的情況,得知小世子失蹤就走了。
林婉清也等得有些不耐煩,臉上又不能表露,只能壓下煩躁,乖巧坐在一旁,時不時給蔡凡舟添茶。
林婉清剛被林府找回,已到及笄之年,此時讓她再重新開始學習琴棋書畫顯然為時已晚,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和其他從小就學習的世家貴女們相比。
林夫人思來想去,另辟蹊徑,讓她拜入蔡神醫(yī)名下,學習醫(yī)術。
在大楚國,醫(yī)女本就稀少,如果自己女兒擁有一身不凡的醫(yī)術,定會讓那些世家高看幾眼。
到時候就算婉清不精通琴棋書畫又如何,就說她從小就把時間花在鉆研醫(yī)術上,也不會有人再多說什么。
更何況蔡神醫(yī)的親傳弟子,不管說到哪,自會讓人高看幾分。
對于林夫人這樣的安排,林婉清自然不會推辭,她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護士,哪怕不是醫(yī)生,也自覺擁有的醫(yī)學知識秒殺大楚國所有大夫,學習這個時代的醫(yī)術,不就是小兒科嘛。
對于這一點,林婉清絲毫不懷疑,自己只要跟著蔡凡舟學習一段時間,以她的醫(yī)學水平,蔡凡舟絕對要反過來叫她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