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到北京的第三天,程默和蘇瑾在四合院里舉辦了一個小型訂婚派對。沒有媒體,沒有閃光燈,只有最親近的朋友——張偉帶著咖啡館的老同事們,莫凡和幾個基金會核心成員,還有程默大學時的幾位恩師。
院子里張燈結(jié)彩,蘇瑾親手布置的攝影作品懸掛在葡萄架下,每一張都記錄著他們共同的旅程。最中央的位置是一張放大的照片——櫻花樹下,年輕的程默局促地舉著相機,眼神里滿是對未來的不安與期待。
"真不敢相信,這就是當年的我。"程默端著香檳,站在照片前感慨。
蘇瑾從身后環(huán)住他的腰:"那時候我就知道,你眼里有光。"
張偉的大嗓門打破了這一刻的溫情:"喂喂喂,別膩歪了!來切蛋糕!"
蛋糕是張偉特意定制的,上面用糖霜寫著"屌絲逆襲成功"六個大字。眾人哄笑中,程默無奈地搖頭,卻配合地舉起刀,和蘇瑾一起切下第一刀。
派對進行到一半,莫凡將程默拉到角落:"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他從公文包里取出一份企劃書:"我和幾個投資人準備成立一個模特培訓學校,完全按照'真實契約'的標準運作。希望基金會能做我們的監(jiān)督機構(gòu)。"
程默翻閱著企劃書,眉頭漸漸舒展。這正是他們一直倡導的模式——從源頭培養(yǎng)新一代具有職業(yè)操守的模特和經(jīng)紀人。
"需要多少資金?"他直接問道。
莫凡笑了:"就知道你會這么問。資金已經(jīng)到位,我們需要的是你的理念和標準。"
兩人碰杯,達成了基金會第一個大型合作項目。
夜深人靜時,賓客散去,程默和蘇瑾坐在院子里數(shù)星星。北京的夜空難得清澈,北斗七星清晰可見。
"明天要去見婚慶策劃嗎?"程默把玩著蘇瑾的手指,那枚戒指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蘇瑾搖搖頭:"不急。我想先完成西藏系列的后期制作,下個月在798有個展。"
"那婚禮..."
"簡單就好。"蘇瑾靠在他肩上,"請幾個親友,找個安靜的地方。不需要排場,只要真實。"
這個詞——"真實",已經(jīng)成為他們生活的核心。程默微笑著吻她的發(fā)頂:"聽你的。"
婚期定在三個月后的秋天。這期間,兩人的工作都進入了新階段。模特培訓學校正式開學,首批50名學員中有一半來自偏遠地區(qū);基金會的"新芽計劃"資助了12位有才華的年輕人,包括設計師、攝影師和編?。惶K瑾的西藏攝影展引起轟動,《國家地理》邀請她參與一個全球性的紀實攝影項目。
忙碌中,兩人學會了在事業(yè)與生活間尋找平衡。每周三晚上是雷打不動的"約會夜",無論多忙都會放下工作,一起做飯、看電影或只是散步;每個月末會抽一個周末去郊外短途旅行,暫時逃離城市的喧囂。
婚禮前一個月,程默接到一個特殊邀請——母校請他回去做畢業(yè)典禮演講。
"緊張嗎?"蘇瑾幫他整理領帶,眼中帶著揶揄,"當年輟學的學生,如今以成功人士身份回來演講。"
程默抓住她的手:"要不是遇見你,我現(xiàn)在可能還在咖啡館洗杯子。"
禮堂座無虛席。當程默走上講臺,看到臺下那些年輕而期待的面孔時,突然想起了當年的自己——迷茫、自卑,卻懷揣不切實際的夢想。
"十年前,我坐在你們現(xiàn)在的位置上,以為自己什么都懂。"他的開場白引來一陣輕笑,"事實上,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演講中,他分享了從輟學到咖啡館打工,從偶然成為模特到創(chuàng)立基金會的經(jīng)歷。沒有美化挫折,沒有夸大成功,只有真實的感悟和反思。
"這個世界會試圖定義你——用你的出身、學歷、外貌甚至收入。但真正的成長,是學會在這些標簽之外,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
演講結(jié)束后,一位戴眼鏡的女生攔住他:"程學長,我是設計系的。您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成功不必遵循既定路徑...但您覺得大學教育對您后來的人生有幫助嗎?"
這個問題讓程默陷入思考。他看向遠處,蘇瑾正在和幾位教授交談,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明亮的輪廓。
"就像攝影需要焦點,人生也需要某個時刻的專注學習。"他緩緩回答,"大學給我的不是具體技能,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堅持所愛。即使我中途離開,那段時光依然塑造了我。"
女生若有所思地點頭。程默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有為過去的選擇感到遺憾了。每條路都有風景,重要的是保持前行的勇氣。
婚禮當天,秋高氣爽。儀式選在郊外一個有機農(nóng)場,沒有豪華酒店,沒有奢侈布置,只有金黃的麥田和湛藍的天空作背景。蘇瑾穿著簡約的白色連衣裙,程默則是普通的白襯衫和米色休閑褲,兩人手牽手走過田間小路,宛如一幅流動的風景畫。
張偉擔任司儀,莫凡是伴郎,基金會的幾位年輕攝影師自發(fā)組成了拍攝團隊。賓客不足三十人,卻包含了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們——見證成長的師長,共度困境的朋友,志同道合的同事。
當兩人交換自寫的誓言時,一陣微風拂過,麥浪翻滾,仿佛大自然也在為這一刻祝福。
"我承諾,不試圖改變你的固執(zhí),只學會欣賞它帶來的光芒。"蘇瑾的聲音輕柔卻堅定。
程默將一枚素圈戒指戴在她手指上:"我承諾,在改變世界的路上,永遠記得先守護好我們的世界。"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夸張的誓言,只有兩顆真心在秋日的陽光下坦誠相對。
婚宴是農(nóng)場自產(chǎn)的有機食材,長桌上擺滿家常菜。酒至半酣,張偉突然站起來,舉著酒杯搖搖晃晃地說:"你們知道嗎?當年在咖啡館,我就看出這小子不一般!"
眾人哄笑。程默的大學室友起哄:"得了吧,你當時還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呢!"
"那是指他追蘇瑾!"張偉理直氣壯,"誰能想到這只'癩蛤蟆'真能泡到天鵝,還成了國際名模!"
笑聲中,程默和蘇瑾相視一笑。那些曾經(jīng)的嘲笑和輕視,如今都成了最珍貴的回憶。
夜幕降臨,賓客們在農(nóng)場空地點起篝火。程默和蘇瑾并肩坐在草垛上,望著跳躍的火焰。
"下一步什么計劃?"蘇瑾頭靠在他肩上問道。
程默望著星空:"基金會準備在倫敦開設分部,那邊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需求很大。"
"正好,《國家地理》的項目下個月要去歐洲。"蘇瑾抬頭看他,"一起?"
程默笑著點頭。這樣的默契,已經(jīng)不需要太多言語。
婚后的生活比想象中更加忙碌而充實。倫敦之行收獲頗豐——基金會成功落地歐洲,與當?shù)囟嗉覚C構(gòu)建立了合作;蘇瑾的攝影作品被《國家地理》選為封面,引起了國際關注。
回國后,兩人搬進了新家——不是豪華別墅,也不是市中心公寓,而是五環(huán)外一個安靜社區(qū)里的復式 loft。陽光充足的陽臺種滿了綠植,蘇瑾如愿以償?shù)負碛辛俗约旱陌捣?,程默的書房墻上掛滿了設計草圖。最特別的是客廳里那面照片墻,記錄著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的每一個重要瞬間。
某個周末的早晨,程默在廚房煎蛋,蘇瑾在整理行李——她要去非洲拍攝一個為期三周的野生動物保護專題。
"這次真的不能陪你去了。"程默將早餐端到桌上,語氣遺憾。
蘇瑾疊好最后一件T恤:"沒關系,你下周要去廣州參加模特學校的畢業(yè)典禮,同樣重要。"
他們學會了在各自的事業(yè)中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牽絆。程默幫蘇瑾檢查相機設備,蘇瑾則為程默的演講稿提建議。
送蘇瑾去機場的路上,程默突然問道:"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你對我說的話嗎?"
蘇瑾歪著頭想了想:"哪一句?我當時說了很多。"
"你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麗,只是需要被發(fā)現(xiàn)'。"程默握住她的手,"謝謝你發(fā)現(xiàn)了我。"
蘇瑾眼眶微紅:"不,是你讓我相信,真實才是最美的。"
機場分別時,兩人沒有太多纏綿。一個擁抱,一個輕吻,一句"注意安全",便各自奔赴自己的戰(zhàn)場。這種成熟的愛情,比熱戀時的難舍難分更令人安心。
三周后,程默在廣州機場接回曬黑了的蘇瑾。她一上車就興奮地展示相機里的照片——大象、獅子、犀牛,還有當?shù)乇Wo人員滿是皺紋卻堅毅的面孔。
"太震撼了,程默!那里的偷獵情況比想象中嚴重,但保護工作也做得很好。我想做一個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專題展覽,還可以聯(lián)系基金會做一個募捐項目..."
程默微笑著聽她滔滔不絕,時不時點頭附和。蘇瑾突然停下來:"我是不是太激動了?"
"不,"程默捏捏她的手,"這正是我愛你的原因——永遠充滿熱情,永遠關注那些被忽視的角落。"
回家路上,蘇瑾靠在車窗上睡著了,疲憊卻滿足。程默調(diào)高空調(diào)溫度,將外套輕輕蓋在她身上。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透過車窗灑在她臉上,勾勒出柔和的輪廓。
這一刻,程默突然明白,幸福不是驚天動地的成就,而是這些平凡的瞬間——有人分享你的夢想,理解你的堅持,支持你的選擇,并在疲憊時安心地睡在你身邊。
他們的故事,從櫻花樹下的偶遇開始,經(jīng)歷了T臺的輝煌、丑聞的考驗、事業(yè)的抉擇,最終回歸到最簡單真實的相伴。這不是童話,沒有"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保證,但有共同面對一切的勇氣和決心。
紅燈前,程默輕輕握住蘇瑾的手,無聲地許下承諾:無論前路如何,我將永遠做那個發(fā)現(xiàn)并守護你真實之美的人。
車子重新啟動,駛向家的方向。遠處,夕陽正好,將整個城市染成金色。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挑戰(zhàn),新的可能。但只要他們在一起,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