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尼槍生產出來之后,李軒又帶著五支手銃和每人攜帶五十發(fā)米尼彈,去縣城送了五次貨,共計送了1500斤鐵錠,除了購買糧食、硝石、硫磺和白糖和布匹之外還剩下300多兩,這期間李軒和和盛鐵鋪的徐掌柜詳談甚歡,在一次交談中李軒問徐掌柜是否認識青山村所在的平樂鄉(xiāng)駐地的平樂軍戶所的百戶。
徐掌柜說:“認識 ,他們的百戶叫趙德玉,四十多歲,世襲的百戶,人還不錯就是太窮了”李軒說我想買個總旗當當,估計要花多少錢,徐掌柜說:“現在軍戶都逃亡了,他的百戶所也沒有油水,你干嘛想當軍戶那,你一個民戶真想當官,考個童生做個文官多好”
李軒當然不會說現在即將天下大亂,亂世年代有槍 就是安全,于是李軒說道“我想盡快有個官身,而且想把總旗駐地設在我們青山村”徐掌柜想了想說道,謀一個總旗的官身,大約50兩左右就可以了”這兩天我去平樂百戶所拜訪一下趙百戶,如果可以咱們再把錢給他送去。
李軒也是個場面人物,當機掏出十兩文銀遞給徐掌柜說:“謝謝徐兄,不管成與不成,我都感謝徐掌柜的引薦之恩”,這徐掌柜也是推辭不要,但李軒堅持要給,徐掌柜也就接受了,但心里更加喜歡這個朋友了。
談完那次后,李軒當天又買了一頭驢和一輛驢車又在縣城采購了一些必要的物資,裝了滿滿兩大大車,和眾人回到了青山村。眾人在回去的路上,李軒總感覺有影子跟著,于是警惕的看看身后,發(fā)現很遠處有個鬼鬼祟祟的人影很遠很遠的跟著。
于是命人掏出手銃嚴格警戒,但是直到青山村也沒有發(fā)生意外?;氐角嗌酱搴罄钴幾屑毸伎剂艘幌拢杏X到肯定樹大招風讓人盯上了。其實他確實被盯上了,這個影子就是縣城東部鳳凰山的一伙土匪的內應,在物資緊缺的明末,李軒每隔幾天就拉著一車物資來往縣城之間很快被土匪內應注意上了。一方面李軒讓村里輪流在村外隱蔽處站崗,一面加緊訓練剩下的護衛(wèi)隊,整個青山村在李軒煉鐵生意的帶動下,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甚至一家三到四人在李軒的煉鐵廠區(qū)工作,每家每天有的收入160多文,而護衛(wèi)隊的隊員每月更是達到三兩白銀比同期的大明邊軍的軍餉還要高兩倍。
李軒又招了四名護衛(wèi)隊員,這一段他抓緊訓練同時又為自己和其他十名隊員鍛造了頭盔和胸甲,頭盔樣子和現在頭盔差不多但又加裝了一個護臉的護具,拉下來后可以護住整張臉只留眼睛可以看外面,這樣防止被敵人弓箭射中,當然如果射中眼睛那也只能算運氣太差了,胸甲采用胸前和胸后兩片鐵片鍛打而成,胸甲鍛造成適合人體的弧度,內襯棉花和棉布,頭盔也采用和現在的摩托車頭盔內襯相當,冬天內襯棉花,夏天內襯棉布,這樣胸甲既輕便又結實和現代的防彈背心相似,頭盔也充分考慮了舒適度。
肩部用繩子綁扎牢固。這些護衛(wèi)隊以前都是面黃肌瘦,在李軒到來后先是解決家庭生活困難,后來參加護衛(wèi)隊后每天面食管飽,油水管足,雖不能頓頓有肉但油水很足,頓頓有肉也不可能,青山村的所在的鄉(xiāng)集鎮(zhèn)也沒有那么多豬羊,在崇禎三年災荒開始肆虐時,其他軍戶大都逃亡,像他們一樣的民戶在各種苛捐雜稅和開始征收的遼餉的壓榨下也開始處于破產的邊緣,青山村如果不是李軒煉鐵,他們這個村很快就會不是被餓死就是出去逃荒。
別的村也同樣如此,所以集市上能賣豬羊的很少,李軒雖然每次都在縣城買一些豬肉羊肉,但不能存放太久,所以主要買菜籽油等植物油,明末的植物油已經很普遍了,花生已經引入中國,大豆和菜籽及花生都可以榨油了。
所以這些護衛(wèi)隊員身體在優(yōu)越的伙食供應下很快有了起色,所以李軒在充足伙食供應下開始加大訓練量,每天除了指導一下生產,剩下時間和隊員每天早晨堅持五公里越野跑步是必須的,上午和下午除了站軍姿和做俯臥撐之外就是負重再跑一個五公里,然后才能晚上睡覺,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隊員晚上也慢慢可以看見東西了,夜盲癥基本都得到解決。
回到家后第三天,徐掌柜就坐著馬車趕到青山村,找到李軒,告訴他趙百戶答應可以讓他干總旗,也可以把總旗駐地設在青山村,但青山村全體村民必須轉為軍戶。其實趙百戶一聽有人想買總旗,高興壞了,他手下的軍戶幾乎都跑光了,青山村附近有個總旗駐地叫古河堡的軍戶就全部跑光了,連總旗都跑了,趙百戶聽到消息連忙答應,并讓李軒把他們村全部轉為軍戶。
李軒帶上五十兩銀子當機跟著徐掌柜趕到東樂百戶所拜訪了趙百戶,這個趙百戶家一看也不好過,也就是勉強能夠活下去,趙百戶一看李軒奉上白銀,鼻子泡都快跑出來了,連忙熱情接待,李軒又表示了忠心,意思是每年都有銀兩禮物孝敬,趙百戶忙說,過兩天就把告身文書親自送過去。然后端起杯子假裝喝口茶,李軒一看連忙告辭。
出了平樂百戶所李軒又塞給徐掌柜十兩白銀算是感謝費,徐掌柜推辭不掉連忙接住。于是李軒轉身前往青山村,李軒想到,這次終于可以名正言順了,這次回去再招二十人開始把總旗框架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