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1年·上海靈視監(jiān)測中心蘇晚的指尖懸停在鍵盤上方,
右臂的金色脈絡在黃昏的光線下若隱若現。窗外,重建中的城市被夕陽染成琥珀色,
遠處黃浦江的水面泛著細碎金光——那是數據暴雨后殘留的量子塵埃,
像一場永遠下不完的雪。顯示器上,零留下的最后程序正在運行:「全球靈視者統(tǒng)計完成」
「覺醒比例:87%」「穩(wěn)定率:99.9%」三個月前那場決戰(zhàn),
月球青銅炮的瓦解釋放了某種能量波,讓全人類獲得了不同程度的"靈視"能力。
有人能看見數據流,有人能聽見電磁波,
還有極少數——比如蘇晚——能短暫地干涉量子概率。"主任,您該看看這個。
"研究員遞來的平板電腦上,
顯示著秦嶺深處的衛(wèi)星圖像:一座本該被數據暴雨摧毀的道觀完好無損,
院中那棵千年銀杏的樹冠,組成了與青銅巨樹完全相同的符文。蘇晚的右臂突然刺痛,
金色脈絡在皮膚下閃爍。她抓起外套向外走,卻在門口撞上秦安——準確地說,
是秦安的機械替身。"剛收到的。"機械秦安遞過一部老式傳呼機,
屏幕上是熟悉的坐標:「北緯31.14°,東經121.29°」黃浦江心。
同日黃昏·黃浦江舊戰(zhàn)場江水在蘇晚腳下分開,形成一條通往江底的光路。這不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