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柱蹲在田埂上,手里的鵝毛筆在指間靈活地轉了個圈,活像個玩雜耍的藝人。這毛筆是他用鵝翎管精心削成的,筆尖特意蘸過桐油,寫起字來比炭筆順滑得多,簡直是古代版的 “簽字筆”。他面前攤著一張粗糙的麻紙,上面畫滿了奇奇怪怪的符號和線條,旁邊還夾雜著一些村民們看不懂的文字,乍一看去,倒真像那么回事。
“哥,你寫的這是啥呀?跟廟里的符似的。” 古德寶湊過來,小腦袋歪著,滿臉好奇地問。他剛數(shù)完水渠里的蝌蚪,胖乎乎的手指上還沾著泥,像剛從泥里撈出來的小泥鰍。
古德柱笑了笑,沒說話,只是把鵝毛筆往墨水里蘸了蘸,又在紙上寫了起來。他寫的這本書,是他這些日子琢磨出來的各種想法和點子,有改良農(nóng)具的新思路,有種植草藥的新方法,還有一些關于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的奇思妙想。這些內(nèi)容,在村民們看來,高深莫測,像是天書一般,誰也看不懂。
寫完最后一頁,古德柱把麻紙小心翼翼地裝訂起來,用一塊油布仔細包好,像保護什么稀世珍寶。他特意選了塊離古老三開墾地不遠的坡地,挖了個半尺深的坑,將書埋了進去。埋之前還故意在土面上留了點油布的邊角,心里暗暗盤算:三叔干活仔細,跟繡花似的,不出三天準能挖到。有了這 “天書” 當幌子,以后那些超前的想法就有了出處,誰也不會懷疑他的來歷,免得被當成妖怪。
做完這一切,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拍得手上的泥點四處飛濺。這時,遠處傳來了村民們的歡呼聲,像一群受驚的鳥兒。古德柱抬頭一看,原來是水渠的源頭,閘門被打開了。
只見清澈的山澗水順著水渠,嘩嘩地流淌下來,像一條銀色的帶子,蜿蜒曲折地伸向遠方,仿佛要把整個村子都纏繞起來。水流到坡地時,原本干涸的土地貪婪地吮吸著水分,像個渴了很久的孩子,泥土吸飽水分后泛出油光,看起來格外肥沃,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
“水來了!水來了!” 村民們歡呼雀躍,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比中了狀元還開心。
古德丫興奮地跑到渠邊,摘來幾朵野菊,小心翼翼地插在水渠邊的泥土里,五顏六色的花朵在陽光下格外鮮艷,像給水渠戴上了一個漂亮的花環(huán)。
古德寶也跟著跑了過去,又蹲在渠邊數(shù)起了蝌蚪,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一只,兩只,三只…… 哎呀,數(shù)不清了!” 那認真的樣子,逗得大家直笑。
古德柱走到田埂上,拿出紙筆,開始畫水車的圖紙。他要盡快把水車做出來,這樣就能更方便地引水澆地了,省得大家天天圍著水渠轉。
古老三走到古德柱身邊,看著他畫的圖紙,眼睛瞪得像銅鈴,笑著說:“柱子,你這水車要是做出來,可就太方便了,比請個長工還管用?!?/p>
“嗯,三叔,我盡快把圖紙畫好,到時候還得麻煩您幫忙做,您的手藝,全村人都佩服。” 古德柱說,語氣里滿是真誠。
“沒問題?!?古老三拍了拍胸脯,聲音洪亮,“包在我身上,保證做得結結實實的?!?他頓了頓,又說:“柱子,咱這水渠挖通了,澆水的事也得有個規(guī)矩,不能亂了套。我看啊,咱按‘自愿加入’的規(guī)矩,誰出了力,誰家的地先澆水,公平公道,誰也別想占便宜!”
古德柱點點頭,覺得三叔說得很有道理:“三叔說得對,這樣大家才會更有干勁,省得天天為了澆水打架?!?/p>
遠處傳來 “叮叮當當” 的刨木聲,像一首歡快的樂曲,是古老三在趕制水車的零件。古德柱看著那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滿了希望,覺得好日子離他們越來越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三天后,古老三帶著幾個村民在坡上平整土地,準備開墾新的梯田。鐵鍬 “當” 地一聲撞到了硬物,還帶起了一小塊油布,像個調(diào)皮的小精靈。
“啥東西?難道是挖到寶貝了?” 古老三嘟囔著,心里一陣激動,連忙扒開泥土一看,原來是一個用油布包著的東西,沉甸甸的。他打開油布,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一本裝訂粗糙的書,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古老三拿起書,翻了幾頁,頓時皺起了眉頭,像個擰在一起的麻花。書上面的字他一個也不認識,畫的符號和線條也稀奇古怪的,看起來高深莫測,比先生教的那些之乎者也難多了。他把書遞給旁邊的村民,問:“你們認識這上面的字不?是不是啥寶貝?”
村民們伸長脖子輪流瞅了瞅,眉頭擰成疙瘩直搖頭:“這畫得曲里拐彎的,字也歪歪扭扭,跟鬼畫符似的,哪兒看得懂?說不定是哪個孩子瞎畫的?!?/p>
正說著,古德柱扛著鋤頭慢悠悠晃過來,像個閑逛的神仙。古老三眼睛瞬間亮得像點了油燈,三步并作兩步?jīng)_過去,把沾滿泥土的書舉到他面前,激動地說:“柱子!快給叔看看,這寶貝疙瘩從地里翻出來的,摸著怪沉乎!是不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
古德柱接過書時故意瞇起眼睛,粗糲的手指在泛黃紙頁上胡亂摩挲,眉頭擰成個疙瘩,裝作很困惑的樣子:“這字…… 看著像是老輩子的篆文?俺也認不全,只在先生的舊書上見過類似的?!?他翻到畫著水車的那頁,指著線條故作驚訝,“但這圖瞧著蹊蹺,倒像是引水的物件,說不定是個好東西?!?說完,心里想怎么老是 “俺” 來 “俺” 去的,前世的口音怎么改不過來呢?真是奇了怪了。
“你也看不懂?” 古老三的喉結上下滾動,像吞了個雞蛋,布滿老繭的手緊緊攥著書角,生怕它跑了,“可這物件埋在土里,定不是凡物!說不定是老天爺顯靈了!”
古德柱撓著亂蓬蓬的頭發(fā),露出困惑的神情,像個迷路的孩子:“前兒夜里倒夢到個白胡子老頭,說啥‘水流車轉,地肥糧滿’…… 難不成跟這書有關?” 他突然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掃視眾人,像在說什么天大的秘密,“許是老天爺給的指引,只是咱凡夫俗子看不懂其中門道,得慢慢琢磨?!?/p>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深潭,人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都充滿了好奇和敬畏。古老三慌忙用衣襟擦去書面的泥漬,像是捧著滾燙的山芋,生怕把它弄壞了:“怪不得昨兒犁地時,鋤頭就叮當作響!敢情是天賜祥瑞!這可真是咱村的福氣?。 ?/p>
當晚,古老三把書用紅綢仔細包好,端端正正供在堂屋神龕上,像供奉著神仙。說來也巧,常年咳嗽的趙氏喝了供桌前的凈水,竟說胸口不堵了,舒服多了;古家兄弟每天上學前必恭恭敬敬磕三個響頭,連先生都夸他們課業(yè)長進神速,像換了個人似的。從此,三房人走路都繞著供桌半圈,生怕驚擾了這尊 “文曲星”,家里的氣氛都變得神圣起來。
水渠挖通了,改良的農(nóng)具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古家村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像雨后的春筍,慢慢冒尖了??删驮谶@時,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開始出現(xiàn),像蒼蠅一樣嗡嗡叫。
這天,爺爺古老漢在祠堂召集族人,說是有重要的事情商量,看樣子是出了啥大事。古德柱和父親古老二也來了,他們心里隱隱有些不安,不知道爺爺要宣布什么事,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
祠堂里,族人都到齊了,黑壓壓的一片。古老漢坐在太師椅上,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說:“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有件事要跟大家說。最近村里搞改良農(nóng)具、挖水渠,效果不錯,這是好事,值得高興。可我聽說,這些法子都是老二想出來的?”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古老二身上,像聚光燈一樣。古老二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臉紅紅的,像個害羞的大姑娘。
古老大站了出來,陰陽怪氣地說,聲音像破鑼:“爹,我看這事有點蹊蹺。老二平時悶聲不吭的,跟個悶葫蘆似的,哪有這么大的本事?我看啊,定是二房偷了外頭的法子,想在村里顯擺,出風頭!”
古德柱一聽,氣得不行,肺都快炸了,剛想站起來反駁,卻被古老二拉住了,父親搖了搖頭,示意他別沖動。
古老三連忙從懷里掏出那本紅布包著的書,高高舉起,像舉起了一面旗幟:“不…… 不是的…… 這些法子都是柱子從‘天書’上琢磨出來的!這書是俺從地里挖出來的神物,上面的字誰也看不懂,可柱子說夢里有神仙指點,照著圖琢磨出這些門道,是為了全村‘自力更生’,搞‘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好事!二哥是真心為了村里好,他怎么會偷外頭的法子呢?這可是冤枉好人??!”
“老三,你別被他們騙了!” 古老大瞪著古老三,眼睛里像冒著火,“這破書誰知道是從哪弄來的?說不定就是他們瞎畫的,想蒙騙大家,讓大家都聽他們的!”
“你胡說!” 古老三急得滿臉通紅,像個熟透的西紅柿,捧著書的手都在抖,“這書是神物!前天德亮發(fā)燒,燒得迷迷糊糊的,俺對著書禱告了半夜,燒就退了,比藥還管用!柱子按書上的圖改良農(nóng)具,哪樣沒成?這都是有目共睹的,大家說是不是?”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像兩只斗架的公雞,祠堂里頓時亂成一團,像個菜市場。
古德柱躲在供桌后,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聽在耳里,心里暗暗得意。他沒想到 “天書” 的名頭這么好用,簡直是萬能的擋箭牌,心里暗暗慶幸當初的決定,這步棋走對了。
古老漢看著爭吵的眾人,氣得一拍桌子,聲音像炸雷:“都別吵了!成何體統(tǒng)!”
祠堂里頓時安靜了下來,掉根針都能聽見。
古老漢看著古老二,眼神嚴肅地說:“老二,你跟我說實話,這些法子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不許撒謊!”
古老二抬起頭,看著爺爺,認真地說:“爹,這些法子都是柱兒從那本‘天書’上琢磨的,他說夢里有神仙指點,這是為了搞‘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讓大家能多打糧食,過上好日子。那本書里的字誰也看不懂,就當是老天爺?shù)囊馑迹抑皇菐椭芘芡?,傳傳話,沒做啥大事?!?/p>
眾人一聽,都驚訝地看著那本紅布包裹的書,眼里充滿了敬畏。村里早就傳開了三房供奉天書的事,說它如何如何神奇,此刻見古老三捧得虔誠,不由得信了幾分,議論聲也小了下去。
古老大也愣住了,他沒想到會搬出 “天書” 當幌子,這可是他沒料到的,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像被噎住了。
古老漢看著古德柱,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好,好,真是天意啊,老天爺都幫著咱古家。既然是天書指引,那就是好事,大家都要好好干。以后,大家就跟著老三和柱兒好好干,爭取讓咱古家村的日子越來越好,讓大家都能吃飽穿暖。”
一場風波總算平息了,像暴風雨過后的平靜。古德柱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等著他們。可他有信心,只要搬出 “天書” 的名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可是他的秘密武器。
自從上次用止瀉草換了糧食后,劉氏就經(jīng)常帶著古德柱上山采草藥,一來二去,也成了半個草藥專家。他們采的草藥種類越來越多,有治療咳嗽的紫花咳嗽草,有清熱解毒的蒲公英,還有活血化瘀的丹參等,琳瑯滿目,像個小型藥鋪。
古德柱還根據(jù)對 “天書” 上幾頁模糊圖畫的 “琢磨”,研究出了一套草藥的晾曬和儲存方法,讓草藥的藥效得到了更好的保留,比以前強多了。
這天,鎮(zhèn)上藥鋪的王掌柜親自來到了古家村,這可是稀罕事。他聽說古家村有人采的草藥品相好、藥效足,特意來看看,想探探底細。
劉氏把王掌柜領到家里,拿出曬干的紫花咳嗽草。只見這些草藥顏色鮮亮,葉片完整,散發(fā)著淡淡的藥香,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
王掌柜拿起幾株紫花咳嗽草,仔細地看了看,又聞了聞,點了點頭,滿意地說:“不錯,不錯,這紫花咳嗽草的品相和藥效都很好,比我鋪子里收的那些強多了?!?他又看了看其他的草藥,也都很滿意,“以后你們采的草藥,我都要了,價格比以前再高兩成,怎么樣?”
劉氏一聽,臉上露出了笑容,像盛開的花朵:“謝謝王掌柜,謝謝王掌柜,您真是大好人。”
王氏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王掌柜來的消息,像有順風耳似的,也跟了過來,躲在門外,像個偷窺的賊。她看著劉氏手里的草藥和王掌柜滿意的表情,眼神亮得像淬了毒的針,心里嫉妒得不行,暗暗想:憑什么二房就能采到這么好的草藥,賺這么多錢?肯定是那本天書里藏了啥門道,不行,我得想辦法弄到手!
古德柱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冷笑一聲,早就料到她會來。他走到王掌柜面前,故作神秘地說:“王掌柜,我還有個想法。前兒對著‘天書’琢磨,見上面畫著糞便澆田的圖,許是說用豬糞當肥料種草藥,藥效會更好,這就是‘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門道,既環(huán)保又有效。以后我們規(guī)模大了,就按這個法子來,保準草藥長得更好!”
王掌柜一聽,眼前一亮,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好主意!小伙子,你很有想法啊,比那些老頑固強多了。要是真能這樣,我保證長期跟你們合作,價格還能再商量,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古德柱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謝謝王掌柜的支持,我們一定好好干?!?/p>
王掌柜又和劉氏談了些收購草藥的細節(jié),然后就離開了,臨走前還不停地夸古德柱聰明。
王氏看著王掌柜離開的背影,心里更加嫉妒了,像有只蟲子在爬。她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想辦法弄到那本天書,看看里面到底寫了啥寶貝,憑什么二房就能發(fā)家致富!
古德柱看著王氏的背影,心里也提高了警惕,像拉滿了的弓。他知道,王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以后要更加小心保護好那本 “天書” 才行,可不能被她偷走了,這可是他的命根子。
夜深人靜,村里的人都睡熟了,只有蟲鳴聲在耳邊響起。古德柱還在油燈下對著 “天書” 上的圖畫,假裝冥思苦想地畫著水車的圖紙,一副專心致志的樣子。突然,門外傳來了敲門聲,“咚咚咚”,聲音不大,卻很清晰。
“誰?。窟@么晚了有啥事?” 古德柱問道,心里有些疑惑。
“是我,老三。” 門外傳來古老三的聲音,帶著點沙啞。
古德柱連忙打開門,只見古老三手里拿著一把木工刨,站在門外,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長。
“三叔,您怎么來了?這么晚了還沒睡?!?古德柱問道,把他拉進屋里。
“我來給你送樣東西?!?古老三走進屋,把木工刨遞給古德柱,“這是我新做的木工刨,用著順手,給你用,看你畫圖挺費勁兒的,有個好工具能方便點?!?/p>
古德柱接過木工刨,心里很感動,像被什么東西暖了一下:“謝謝三叔,您太貼心了?!?/p>
古老三對著香案上的天書拜了拜,才坐下說:“柱子,今天祠堂里的事,你別往心里去。你大伯就是那樣的人,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以后有這天書在,誰也不能說你的不是,你就放心大膽地干?!?/p>
古德柱點點頭,心里暖暖的:“我知道,三叔,謝謝您替我說話。我不會往心里去的,跟他計較犯不上,反正他也翻不出啥大浪。”
古老三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柱子,以后要是出事,三叔扛著。咱搞‘多快好省’干事業(yè),還有天書當憑證,光明正大,不怕別人說閑話!誰要是敢擋咱的道,就是跟老天爺過不去!”
古德柱看著三叔堅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像揣了個小火爐:“三叔,謝謝您?!?他從抽屜里拿出一張改良刨子的圖紙,遞給古老三,“三叔,這是我對著‘天書’上的圖瞎琢磨畫的改良刨子的圖紙,您看看能不能用。說不定這就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基,也是天書想告訴咱的,讓工具越來越好用。”
古老三接過圖紙,雖然有些地方看不太懂,但他對著天書拜了拜,頓時覺得心里亮堂了,像開了竅:“好,好,這圖紙畫得好!有天書指引,準沒錯!柱子,你能看懂這些圖,定是受老天爺眷顧的孩子,比你三叔有出息多了?!?/p>
“三叔過獎了,我也是瞎猜的,說不定是歪打正著?!?古德柱笑了笑,謙虛地說。
古老三又和古德柱聊了會兒天,囑咐他要注意休息,別累壞了身子,然后才離開了。走的時候,還不忘再對著天書拜一拜,那虔誠的樣子,讓古德柱心里又好笑又感動。
古德柱看著三叔的背影,心里暗暗想:有三叔這樣的親人支持,還有 “天書” 當擋箭牌,他一定要把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搞起來,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田野里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忙碌的身影。古德柱用賣草藥換來的錢,買了些麥種,顆粒飽滿,看著就喜人。
這天上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古德柱和家人來到地里,準備播種,臉上都帶著期待的笑容。
古德柱先在地里埋下了那把伴隨他一路走來的扳手,把它當 “鎮(zhèn)物”,心里默念著:“老伙計,多虧有你,以后也繼續(xù)保佑咱莊稼豐收。” 他又讓父親把那本天書請到地頭,放在臨時搭起的供桌上,點燃三炷香,煙霧裊裊,像是在祈求它能帶來好運,讓麥種有個好收成。古老三聽說要種地,特意帶著全家來幫忙,對著天書磕了三個響頭才動手,那認真的樣子,仿佛在進行什么神圣的儀式。
古老二趕著牛,在前面犁地。新改良的犁頭翻起的泥土帶著濕潤的香氣,散發(fā)出陣陣泥土的芬芳,讓人聞著就舒服。牛兒也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往前走。
劉氏和古德寶、古德丫跟在后面,撒著麥種。他們的動作雖然不快,卻很認真,每一粒麥種都承載著他們的希望,被小心翼翼地撒在泥土里,仿佛在播撒未來的幸福。古德丫一邊撒還一邊念叨:“麥種麥種快快長,長成金黃的麥子,讓俺們有吃不完的饅頭。”
遠處,古老三帶著幾個村民在坡上丈量梯田,他們喊著 “自愿加入” 的口號,干勁十足,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螞蟻。大家都希望能盡快把梯田開墾出來,種上莊稼,來年能有個好收成。
夕陽西下,把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像一個個長長的感嘆號。古德柱看著眼前這充滿希望的景象,心里充滿了憧憬。他仿佛看到了來年豐收的景象,金黃的麥子隨風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麥穗彎著腰,仿佛在向人們致敬。村民們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歡聲笑語傳遍了整個村莊。
遠處,山澗旁,水車的雛形已經(jīng)立了起來,雖然還沒有完工,卻已經(jīng)能看出它的輪廓,像一個威武的巨人守護著這片土地。古德柱知道,等到明年春天,對著 “天書” 再琢磨琢磨,把水車完善好,讓它轉動起來,就能更好地引水澆地了,到時候澆水就更方便了。
他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有 “天書” 的指引,古家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不僅僅是一個夢想,更是他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的未來,是觸手可及的幸福。
就在這時,古德寶跑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個剛摘的野果子,遞到古德柱面前:“哥,你看這果子紅不紅?可甜了,你嘗嘗。”
古德柱接過果子,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水在嘴里蔓延開來,心里也甜甜的。他摸了摸古德寶的頭,笑著說:“真甜,等明年麥子豐收了,哥給你做麥芽糖吃,比這果子還甜?!?/p>
“真的嗎?太好了!” 古德寶高興得跳了起來,像只快樂的小兔子。
古德丫也跑了過來,手里捧著一束野菊花,插在古德柱的衣襟上:“哥,你看好看不?這是水渠邊開得最艷的花,送給你?!?/p>
古德柱看著妹妹天真的笑臉,心里暖洋洋的,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牽著弟弟妹妹的手,慢慢往家走,夕陽的余暉灑在他們身上,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溫暖而美好。
回到家,劉氏已經(jīng)做好了晚飯,香噴噴的紅薯粥和蒸野菜,雖然簡單,卻充滿了家的味道。古永行喝了一口粥,滿足地說:“還是家里的飯香,今天在地里干活雖然累,但心里踏實,覺得有奔頭?!?/p>
劉氏笑著說:“是啊,以前總擔心吃不飽,現(xiàn)在好了,有了水渠,有了新農(nóng)具,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p>
古德柱喝著粥,聽著父母的對話,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個家,讓整個古家村都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讓 “天書” 的傳說,成為古家村幸福生活的開端,永遠流傳下去。
夜里,古德柱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蟲鳴聲和遠處水渠的流水聲,像一首溫柔的催眠曲。他想起了白天在地里的情景,想起了三叔堅定的眼神,想起了弟弟妹妹快樂的笑容,心里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可能還會有很多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有信心去面對,去克服。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有家人的支持,有村民的信任,還有那本 “天書” 作為精神支柱,指引著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他閉上眼睛,嘴角帶著微笑,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夢里,他看到古家村變成了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水渠縱橫交錯,像一條條銀色的帶子;梯田層層疊疊,像一級級通往天堂的階梯;水車轉動著,發(fā)出歡快的聲響;村民們在田地里勞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那么的美好,仿佛觸手可及。
第二天一早,古德柱就被一陣雞叫聲吵醒了。他一骨碌爬起來,穿上衣服,拿起鋤頭就準備去地里看看。剛出門,就看到古老三已經(jīng)在地里忙活了,他正在給昨天種下的麥種澆水,動作熟練而認真。
“三叔,您這么早就來了?” 古德柱走過去,笑著問道。
“是啊,早點來把水澆透,讓麥種喝飽水,好快點發(fā)芽?!?古老三笑著說,“你看這天書就是靈驗,昨天剛播種,今天就晴空萬里,太適合澆水了?!?/p>
古德柱看著三叔對天書深信不疑的樣子,心里暗暗好笑,也有些感動。他知道,三叔的這份信任,是他前進的動力。
兩人一邊澆水一邊聊天,說著未來的計劃,臉上都充滿了期待。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希望也開始了。古家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帶著希望和夢想,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