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的秋風,裹挾著塞外的寒意,
卷過汴梁城巍峨的宮闕。龍椅上,趙匡胤的目光越過殿前匍匐的群臣,穿透雕花的窗欞,
死死釘在輿圖北方那片被朱砂勾勒的疆域——太原!這座矗立在汾水之濱的雄城,
如同卡在帝國咽喉的骨鯁,是后漢余孽劉繼元負隅頑抗的巢穴,
更是契丹鐵騎南下中原的跳板!
金陵的降幡、成都的玉碗、廣州的象陣……南國的硝煙已然散盡,但北疆的烽火卻從未熄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趙匡胤撫摸著腰間冰冷的玉斧,指尖劃過太行山嶙峋的輪廓,
一股沉寂數(shù)年的戰(zhàn)意,如同壓抑的火山,在胸腔中轟然爆發(fā)!三征太原!劍指幽云!
這柄開國之劍,必須飲盡北漢最后一滴血,方能在契丹的陰影下,為大宋劈開真正的太平!
一場傾注帝國氣運的終極北伐,在雁門關外的風沙中,拉開了驚心動魄的序幕。崇元殿內(nèi),
空氣凝重如鐵。樞密使呈上的邊報,字字如刀:北漢主劉繼元,勾結契丹,屢犯邊境,
劫掠州縣,更公然辱罵趙宋為“篡逆?zhèn)纬?!“劉繼元!跳梁小丑!安敢如此!
” 趙匡胤一掌拍在龍案上,震得筆架嘩啦作響!他霍然起身,玄色龍袍無風自動,
眼中燃燒著冰冷的怒火,“朕掃平群雄,一統(tǒng)南國!豈容此獠盤踞太原,為禍北疆!
更豈容契丹胡虜,覬覦中原!”“陛下!” 老成持重的宰相薛居正出列勸阻,
聲音帶著憂慮,“北漢雖小,然太原城堅,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戰(zhàn)火淬煉,易守難攻!
兼有契丹為虎作倀,強攻恐非易事!且連年征戰(zhàn),國庫雖豐,亦需休養(yǎng)生息,
將士疲憊……”“薛相此言差矣!” 大將潘美踏前一步,聲如洪鐘,打斷了薛居正的話,
“劉繼元外強中干,全仗契丹狐假虎威!我大宋兵精糧足,禁軍將士磨刀霍霍,求戰(zhàn)心切!
陛下若親征,挾掃平南國之天威,必能克復太原,震懾契丹!一雪前恥!
”(暗指之前兩次未能攻克太原的遺憾)“潘將軍所言極是!
” 曹彬、黨進等將領群情激憤,紛紛出列,“請陛下下旨!北伐太原!蕩平北漢!
揚我大宋國威于北疆!”趙匡胤目光如炬,緩緩掃過群臣。薛居正的擔憂是實情,
但潘美等將領的請戰(zhàn)之聲,更契合他胸中那團燃燒了數(shù)年的火焰!太原不克,幽云不復,
大宋的北疆永無寧日!他最終將目光定格在輿圖上太原的位置,斬釘截鐵,
不容置疑:“朕意已決!御駕親征!踏平太原!以儆效尤!此戰(zhàn),必破此城,雪我大宋前恥!
”“萬歲!萬歲!萬歲!” 殿內(nèi)山呼海嘯,戰(zhàn)意沸騰!
傾國之力:鍛造開國之劍的鋒芒這一次,趙匡胤不再有絲毫保留。他要畢其功于一役!
大宋這臺龐大的戰(zhàn)爭機器,在皇帝的意志下,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開始全速運轉。
?傾國之兵: 樞密院簽發(fā)的調(diào)兵符信飛向四方。二十萬大軍(號稱)迅速集結,
匯聚了禁軍最精銳之師——殿前司捧日、天武,侍衛(wèi)親軍司龍衛(wèi)、神衛(wèi)等上四軍精銳盡出。
旌旗蔽日,甲胄生輝,刀槍如林,戰(zhàn)馬嘶鳴。以潘美為行營都部署,總領前軍先鋒,
這位開國名將眼神銳利如鷹,誓要一雪前恥;曹彬為都監(jiān),總領后軍輜重,
這位以穩(wěn)健著稱的帥才將保障帝國血脈的暢通;田欽祚為石嶺關都部署,
這位悍將肩負著扼守北面咽喉、嚴防契丹援軍的重任,趙匡胤親授密旨:“死戰(zhàn)不退!
失關者斬!”?利器攻堅: 工部衙門燈火通明,匠作監(jiān)的能工巧匠日夜不休。汴梁城外,
巨大的工坊區(qū)塵土飛揚,號子聲震天。數(shù)百架猙獰的“旋風砲”正在日夜趕工!
這是趙匡胤親自下令改良的攻城巨獸:砲臂更長,配重箱更巨,絞盤結構更省力。
巨大的木料被刨削成型,鐵件在爐火中燒紅鍛打。工匠們反復調(diào)試配重,計算射程,
力求每一塊拋出的巨石都能砸碎太原的城垣??諝庵袕浡┯?、木屑和鐵銹的味道,
那是戰(zhàn)爭的氣息。?糧道命脈: 戶部、三司使的算盤打得噼啪作響,
國庫的銅錢、絹帛如同流水般支出。數(shù)十萬民夫被征發(fā),如同龐大的工蟻群。從汴河到黃河,
再到汾水,水路上千帆競發(fā),滿載糧秣軍械的漕船首尾相連;陸路上車馬轔轔,蜿蜒如長龍。
沿途州縣設立轉運倉,官吏嚴陣以待,確保這條帝國血脈的暢通無阻。
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后勤大考。?嚴防死守: 趙匡胤深知契丹絕不會坐視太原陷落。
他親筆給田欽祚寫下敕令:“石嶺關乃太原北面門戶,契丹援軍必經(jīng)之路!爾當深溝高壘,
堅壁清野!縱有千軍萬馬叩關,亦須寸步不讓!若失關隘,提頭來見!” 字里行間,
殺氣凜然。開寶九年八月,秋風漸起。汴梁城外,點將臺高聳。趙匡胤身披金甲,腰懸玉斧,
立于臺前。十萬禁軍精銳列陣如林,旌旗獵獵,甲胄在秋陽下反射著刺目的寒光,
肅殺之氣直沖云霄?;实鄣哪抗鈷哌^一張張年輕而堅毅的面孔,聲音如同洪鐘,
響徹校場:“將士們!北漢劉繼元,負隅頑抗,勾結契丹,辱我大宋!太原不破,北疆不寧!
幽云不復,朕心難安!今日,朕親率爾等,踏平太原!揚我國威!此戰(zhàn),必勝!”“必勝!
必勝!必勝!” 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震天動地!龍舟啟航,千帆競渡。
龐大的軍團如同一條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北渡黃河,直撲太原!大宋開國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