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依舊如鐵桶般堅固,元軍徹里不花部雖暫退,卻如同盤旋的禿鷲,在遠處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再次撲下。而紅巾軍內(nèi)部的裂痕,在外部壓力稍減后,非但沒有彌合,反而如同潰爛的傷口,更加觸目驚心地暴露出來。
郭子興、孫德崖、俞某、潘某、魯某,這五位名義上的“濠州紅軍元帥”,早已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每一次軍議,都演變成無休止的爭吵、攻訐和利益分割的角力場。
中軍大帳內(nèi),煙霧繚繞。劣質(zhì)煙草和汗臭混合的氣味令人窒息。
“郭大帥!你部上次分得的糧草最多,這次元狗子搶去的損失,憑什么要大伙兒一起分擔?”孫德崖身材矮壯,面如鍋底,拍著桌子怒吼,唾沫星子幾乎濺到郭子興臉上。
“放屁!孫德崖!你部守的外圍營寨最先被突破,引狼入室!沒追究你失職之罪已是寬宥,還敢在此狺狺狂吠?”郭子興須發(fā)戟張,毫不示弱地反唇相譏。
“好了好了!大敵當前,自家人吵什么!”俞某(俞老大)試圖打圓場,他資歷較老,但實力已不如前。
“自家人?哼!”潘某陰陽怪氣,“有些人怕是早就忘了‘明王出世’的大義,只惦記著自己碗里那點食兒了!”
魯某則陰沉著臉,一言不發(fā),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刀柄,眼神閃爍。
朱元璋作為張?zhí)斓v的隨從,侍立在大帳角落,低眉垂目,如同泥塑木雕,耳朵卻將每一句爭吵、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清晰地捕捉下來。他心中冷笑:這哪里是義軍元帥?分明是占山為王的土匪頭子在分贓不均!所謂的“反元大業(yè)”,在這些人眼中,不過是攫取權(quán)力和財富的幌子!這樣的聯(lián)盟,如何能成事?覆滅只在朝夕!
爭吵的焦點很快從責任推諉轉(zhuǎn)向了更現(xiàn)實的利益——兵源和地盤。濠州久攻不下,各部損失不小,補充兵員成了當務之急。而附近流民聚集的村鎮(zhèn)、塢堡,就成了這些“元帥”們眼中的肥肉。
“濠州東邊的鐘離縣,流民最多!該由我部去收攏!”孫德崖當仁不讓。
“放屁!鐘離緊鄰我營區(qū),理應由我郭部經(jīng)略!”郭子興寸步不讓。
“鐘離?那窮鄉(xiāng)僻壤有什么油水?要我說,定遠才是好地方!聽說那邊有幾個大寨子,存糧不少!”潘某插嘴道。
“定遠離我最近!”魯某終于開口,聲音沙啞,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
眼看又要吵作一團,俞老大再次和稀泥:“諸位!諸位!何必爭一時一地?眼下元兵環(huán)伺,當務之急是合力守住建制!至于募兵籌糧……不如各憑本事,在各自防區(qū)附近相機行事,如何?”
這看似公允的提議,實則暗藏玄機。郭子興的防區(qū)在濠州西北,鄰近鐘離太平鄉(xiāng)(朱元璋的老家)和定遠方向;孫德崖在東北;俞老大在南;潘某、魯某在西。各憑本事?就是默許了各自圈地搶人搶糧!
郭子興臉色鐵青,但環(huán)顧四周,孫德崖虎視眈眈,潘、魯二人明顯也動心了,俞老大和稀泥,自己勢單力孤,強行反對只會成為眾矢之的。他強壓怒火,冷哼一聲:“也罷!就依俞老之言!各憑本事!但丑話說在前頭,若因爭搶地盤壞了義軍和氣,休怪郭某翻臉無情!”他特意加重了“和氣”二字,目光如刀般掃過孫德崖和魯某。
一場充滿火藥味的軍議,在表面的妥協(xié)下草草收場。
朱元璋跟在張?zhí)斓v身后走出大帳,冰冷的空氣中彌漫著未散的硝煙味。張?zhí)斓v低聲咒罵了一句:“一群鼠目寸光的蠢貨!大難臨頭還在窩里斗!”他轉(zhuǎn)頭看向沉默的朱元璋,“元璋,你都聽到了?亂世之中,人心叵測,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咱們郭大帥……唉,也不容易啊?!?/p>
朱元璋微微點頭,眼神幽深:“張將軍說的是??咳耍蝗缈考??!?/p>
張?zhí)斓v深深看了他一眼,沒再說話。這個年輕人,心思沉得可怕。
“各憑本事”的潛規(guī)則一旦確立,濠州紅巾軍表面上的聯(lián)盟徹底名存實亡。各部如同餓狼,紛紛撲向自己看中的地盤,強拉壯丁,強征糧草,甚至互相之間為了爭奪一個流民聚集的村落而大打出手,流血沖突時有發(fā)生。濠州城下的紅巾大營,氣氛變得更加壓抑詭異,不同營頭的士兵相遇,眼神中都帶著警惕和敵意。
朱元璋作為郭子興親兵,又因救主之功和郭子興賜名,地位有所提升,負責帶領(lǐng)一小隊兵卒巡防郭部營區(qū)外圍。這給了他更多觀察和思考的空間,但也將他推向了更危險的境地。
郭子興的親子郭天敘,對朱元璋的崛起充滿了嫉恨和不安。他年歲與朱元璋相仿,卻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志大才疏,心胸狹隘。在他看來,父親對這個外姓小子的看重,甚至賜名“元璋”,簡直是對他這個親生兒子的侮辱!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養(yǎng)妹馬秀英似乎也對那小子另眼相看,這更點燃了他心中的邪火。
“朱公子?哼!一個倒夜香出身的泥腿子,也配稱公子?”郭天敘在自己的營帳里,對著心腹親隨發(fā)泄著不滿,“父親老糊涂了!被那小子一點小聰明蒙蔽了眼睛!還有秀英妹妹……定是被他那點蠻勇給騙了!”
心腹湊上前,低聲道:“少帥息怒。那小子不過是走了狗屎運,蹦跶不了幾天。眼下各營都在搶地盤,咱們營區(qū)附近太平鄉(xiāng)那邊流民不少,不如……讓那姓朱的去試試?那地方窮山惡水,聽說還有元兵潰兵和土匪流竄……”
郭天敘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你是說……借刀殺人?”
心腹嘿嘿一笑:“少帥英明!他若辦砸了差事,正好治罪!他若運氣不好……嘿嘿,亂軍之中,死個把人,再正常不過了。”
幾天后,郭子興帳中。郭天敘一臉“憂心忡忡”地對父親進言:“父親,如今各部都在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我營區(qū)鄰近鐘離太平鄉(xiāng),那里是流民北上的必經(jīng)之地,青壯甚多。孩兒有心為父分憂,前去招募,只是……營中事務繁雜,一時難以分身。聽聞元璋兄弟膽識過人,又熟悉鄉(xiāng)土(他刻意強調(diào)朱元璋的出身),不如派他帶些人手前去?一來可解我部兵源之困,二來也是給元璋兄弟一個立功的機會,以示父親恩典?!?/p>
郭子興正為兵源發(fā)愁,聽了兒子的話,覺得有理。朱元璋熟悉當?shù)?,又有些膽識,派他去試試也好。若能成,自然是大功一件;若不成,損失也不大。他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朱元璋:“元璋,天敘舉薦你去太平鄉(xiāng)募兵,你可愿往?”
朱元璋心頭一凜。他瞬間就明白了郭天敘的歹毒用心!太平鄉(xiāng)?那是他的老家,也是災荒和瘟疫肆虐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窮困潦倒,民風剽悍,更有潰兵土匪橫行!郭天敘這是要把他往死路上推!他抬眼看向郭天敘,對方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眼神深處卻滿是陰冷和得意。
拒絕?就是違抗軍令,更坐實了無能,給了郭天敘整治自己的把柄!
接受?前路兇險萬分,九死一生!
電光火石間,朱元璋心中已轉(zhuǎn)過無數(shù)念頭。他看到了郭子興眼中的期待(更多是對兵源的期待),看到了張?zhí)斓v微微蹙起的眉頭(顯然也看出了風險),更看到了郭天敘那毫不掩飾的殺機!
不能退!退就是死路一條!只有迎難而上,將這必死之局,搏出一線生機!甚至……將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機遇!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所有翻騰的情緒,抱拳躬身,聲音沉穩(wěn)有力:“謝少帥舉薦!謝大帥信任!元璋愿往!定不負所托,為大帥募得精兵!”
“好!”郭子興滿意地點點頭,“給你十名精干兵卒,再撥你一道令箭,許你便宜行事!記住,兵貴精不貴多!一月為期,務必帶回可用之兵!”
“末將領(lǐng)命!”朱元璋接過那枚沉甸甸的、象征著臨時軍權(quán)的銅制令箭,指尖傳來冰冷的觸感,卻仿佛點燃了他胸中的火焰。
走出大帳,郭天敘“親熱”地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皮笑肉不笑:“元璋兄弟,重任在肩,可要小心行事??!太平鄉(xiāng)那地方……不太平得很吶!哥哥我等著你的好消息!”那“不太平”三個字,咬得格外重。
朱元璋面無表情,微微頷首:“有勞少帥掛心?!毖凵衿届o無波,深處卻是一片冰封的殺意。